环保业转型零工经济 · Karun Hijau推互利模式

(吉隆坡28日马新社讯)在网络科技助力下,零工经济成为我国热门的新工作模式,而各传统行业包括环保回收业都能透过业务外包方式,为国人创造无限就业机会。

Karun Hijau绿宝回收与都市碳仓创办人陈治宏指出,在回收行业,从上门回收、把回收物放到二手市场卖、升级再造新产品等环节都需要不同类型人员处理,透过网络回收平台能创造很多零工经济机会。

他说,过去处理回收物品都依赖全职回收商或慈善团体,如今透过网络平台能凝聚符合资格司机,提供安全可靠的上门回收服务;这不仅解决用户的物品回收问题,也能为司机带来额外收入。

“很多人成为电召车司机,但车龄超过10年就不能载人,若有旧车,载回收物品就不会心疼,也能共享运输。这是我们强调的零工经济,不用困住员工,但彼此可以互相创造工作机会,这是未来趋势。”

他接受马新社专访时坦言,目前绿宝平台旗下回收司机人数仅约10人,主要是自动化系统还在提升中,暂时只能靠人力分配工作给司机,非常耗时耗力。

他说,一旦自动化系统完成,用户人数大增,每天若有100份回收工作,届时需要大规模招揽人加入司机行列,就像电召车司机运作一样。

他也提到去年限行令期间,金马仑菜农面对蔬菜运输问题,他号召朋友响应,没想到网络效应一天收到几百则留言,他耗费几天时间回覆留言及调配回收司机载送菜箱。

“市场是有的,只是你准备好了没有?”

在二手市场方面,陈治宏指出,目前公司主力在开发自动化系统及整合各方资源,所收集到的可循环使用物品如书本、家具等会整批出售,或交给有兴趣者转售及共享盈利。

他也跟多个单位包括手作师傅、设计师等合作进行升级再造,善用回收物创造新产品,让原本只能丢在垃圾场的破物变成亮眼创新产品。

他举例,曾把回收的旧缝纫机交给手作师傅,透过后者的木工技术及创意,化为有收藏及实用价值的咖啡桌,再以2888令吉售出,这不仅赋予缝纫机新生命,也带给手作师傅额外收入。

他认为,很多行业都能创造零工经济,善用外包方式减少公司运营成本之余,也缔造互惠互利的经济模式,为国家经济贡献。

Source: https://www.bernama.com/man/news.php?id=1926400

Facebook
Twitter
LinkedIn
WhatsApp